合肥市政府印发《合肥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合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目标、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泛在感知、高速连接、协同计算、智能决策、绿色安全、服务民生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内一流水平。
以下是正文:
合肥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2020—2022年)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应对疫情冲击,抓好“六稳”、“六保”,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助力;是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水平,壮大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是优化社会治理、服务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抓手。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为全面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坚持“新老统筹、软硬同步、建用兼顾、政企协同、适度超前”的原则,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智能制造、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快以大科学装置为引领的技术和产业创新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布局,加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动能、新经济,为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奠定坚实基础。
到2022年,基本建成泛在感知、高速连接、协同计算、智能决策、绿色安全、服务民生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内一流水平。
——建设国际领先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重点领域,构建“1+4+10+N”体系,即建设1个国家实验室、4个大型综合性研究平台、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N个科研及产业创新平台,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
——构建国内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到2022年,建设超2.2万个5G基站,实现5G网络全覆盖,部署超50万个城市神经感知节点,建设覆盖全市的物联感知网络体系,扩大量子通信网络体系覆盖范围,争创国家超算中心,形成“GTPE”(G级互联,T级出口,P级算力,E级存储)能力和水平。
——建立长三角一流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中台功能,打造国内领先的城市大脑,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建成50公里车联网开放测试道路、6万个充换电终端设施,基本建成电力物联网,建设50所智慧课堂应用示范学校、10家以上互联网医院、10个试点示范智慧社区、200个智慧平安小区等一批标杆工程。
——打造引领区域发展的数字经济新高地。推进新基建领域技术、产品的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以人工智能等3个国家级集群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深度开发、开放一批新基建应用场景,打造“100+”区域示范应用工程,创建全国数字经济试验区。开展全球领先的源头技术创新,在超导、核能、医疗等领域催生一批未来产业。
(一)加快构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
1.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推进5G和宽带网络建设。加快5G独立组网(SA)建设,在实现5G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场景联合场景建设方在生产制造、公共安全、能源联网、应急管理、医疗教育、专业园区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建设5G专网,加快推进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和各区功能性覆盖。全面提升我市网络带宽,实施“千兆入户、万兆入楼”的光纤覆盖计划。推进骨干网互联节点的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升级,实现IPv6骨干网网间高效互联互通。支持城域网和接入网升级改造,实现IPv6的全面支持。加快广播电视网络IPv6能力建设,实现智慧广电业务的IPv6化。推动用户固定终端全面支持IPv6,新提供的网关、路由器等终端默认配置支持IPv4/IPv6双栈。推进重点园区申报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
构建物联网网络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神经感知节点,部署全覆盖的物联感知网络体系,到2022年部署超20000个物联网基站。提升物联网模组、电子标签等设计能力,推进物联网模组、物联网网关、智能仪器仪表、车载终端、北斗终端等典型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积极探索基于物联网、公共WLAN(无线局域网)网络的新型商业模式,扩大城市感知网络应用率,初步构建“万物互联”的网络体系。
加快量子通信网络建设。支持通信运营商、量子通信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扩大量子通信网络体系覆盖范围。依托“墨子号”卫星、“京沪干线”,灵活运用星路链接、光纤链接等模式,加快建设城域网,拓展建立城际网,探索部署洲际网,逐步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同步开展量子通信标准制定、网络建设运营及试点应用等工作,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通信生态圈和示范高地。
推动卫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突破多波束相控阵、星间链路等卫星有效载荷关键技术,研制载荷样机、卫星通信终端样机等,完成科研试验试用系统建设。建成合肥地面信息港,推进建设数据中心、地面接收站,搭建合肥地面多源空间信息服务应用平台,拓展多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形成天地一体化信息服务能力,打造国家级卫星通信创新基地、国家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2.新技术基础设施
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以深度学习算法为核心,建立面向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教育、医疗等多行业应用的开源平台。加快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构建3000张GPU卡为主的高性能计算集群,支撑开展类脑计算系统、类脑信息处理、脑神经计算、面向类脑智能的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累积开源社区活跃开发者数量达到10万人。打造高效、智能的规模化数据生产(开放)平台和服务中心,面向智能语音、自动驾驶等行业领域,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人工智能数据集1000项以上。
超前布局区块链基础设施。围绕商品溯源、供应链金融、数据资产交易、数据安全和保护等区块链典型应用场景,提升区块链共识机制、防篡改机制、跨链互联等,推进区块链技术与通信芯片融合、算法和算力共享等,鼓励发展可私有化部署的区块链平台,加快打造成熟稳定的公链基础链和服务于企业的联盟链。
推进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基于分布式存储、动态管理调度等技术的云操作系统,建设提供弹性计算能力、超大容量空间和融合软件服务的云计算中心。推进云计算服务应用,夯实云计算产业基础,提升云计算服务能力。
3.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需求,服务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建设,依托分布式计算技术,构建开放共享的先进计算平台与能耗指标PUE值较低的大数据处理平台,提供高性能计算、智能计算,低时延、高附加值的数据存储与处理等服务,加快争创国家超算中心。
(二)全面建立融合基础设施体系
1.新型市政基础设施。加快“物联、数联、智联”一体化信息支撑体系布局,构建全面高效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立体化感知体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城市交通、桥梁、道路、地下管线、杆塔、水务、电力、环境治理、消防等市政领域同步部署视频采集终端、RFID(无线电射频识别)标签、多类条码、智能传感设备等各类智能感知设施。
2.新型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全面打造城市人工智能智慧中枢,强化城市中台能力,进一步建设合肥“城市大脑”。加快江淮大数据中心合肥子平台建设,实现政务大数据到城市大数据的跨越,探索打通视频专网与政务外网。全面创新升级“皖事通办”平台,推动实现“皖(万)事如意”。加快构建城市应急综合治理平台,积极推进“智慧消防”建设,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等平台运行能力,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公共卫生及重大疫情防控、生态环境、网络舆情等重点领域智能化实时监控和统筹调度机制。全面推进“雪亮”工程,提升智慧警务能力。加快建设智慧社区,构建基于智能感知的一体化协同共治体系,全面提升社区网格便民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3.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设施。推动工业互联网业态模式创新,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等攻关研究,引导并推动建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构建跨领域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安徽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建设。积极鼓励各方协同推广“5G+AI+工业互联网”在装备、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垂直领域的先导应用。
4.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加快推动面向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等环节所需的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物联网在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基础设施推广应用,构建智慧渔业、智慧农机、两区划定等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
5.新型交通基础设施。依托“交通超脑”城市智慧交通综合管理体系,实现“多源数据汇集—智能分析研判—实时管控诱导”的应用闭环。大力推进车路协同车联网发展,加快滨湖塘西河公园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路、大众中国“智慧城市”智能网联示范营运等多场景测试应用;建设具备全天候测试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争创国家级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统一监管平台,加快建设智能充换电终端网络。建成运行市级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全面接入公共停车场(库)和道路停车场的动静态数据。
6.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培育建设智能化的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物流园区、冷链仓储中心、快件仓储中心等基础设施开展一体化集配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智慧冷链物流,拓展智能快递柜(储物柜)、冷链储藏柜等“无接触配送”智能末端配送设施投放范围。推动智能售货机、无人贩卖机、智慧微菜场、智能回收站等各类智慧零售终端加快布局。
7.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开展电力物联网、配电网终端智能化改造等,构建覆盖所有电压等级的智能电网。推进智慧能源平台建设,积极构建能源互联网,实现源网荷储各环节智慧互联、人机交互,建立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科学布局太阳能、氢能、浅层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并加速智慧化改造,开展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研发,实现分布式能源高效、灵活接入以及生产消费一体化。
8.新型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新型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智慧学校。普及应用移动学习终端和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等,开展5G+智慧教育应用示范;构建全市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打造“教育云平台、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三位一体教育信息化体系。智慧医院。加快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实现全市电子健康码一码通用,深入推进省、市、县(区)互联网医院互联互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文旅。开展智慧景区试点示范,推进线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网络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公共文化线上服务平台内容,建设完善“合肥文旅”综合性旅游在线服务平台,实现“一机在手,畅游庐州”。智慧养老。推进“人工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智慧养老机构、省级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探索建立符合我市的智慧养老发展模式,提升智慧养老供给规模和质量。
9.智慧园区基础设施。引导各类园区加快5G、高带宽虚拟专网、无源光网络(PON)、下一代无线智能网(NGB-W)布局,推进重点企业、开发园区、战新基地等“触网登云”“用数赋能”,高起点建设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一批示范应用工程,带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1.打造一批引领性综合研究平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能级综合性研究平台,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大支柱”。全力推进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争创国家实验室;聚焦核聚变能、可再生能源、智能电力电网等领域,加快推进能源研究院建设;聚焦脑科学和类脑智能、感知与认知智能等领域,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大健康研究院建设;谋划建设环境研发平台。
2.建设一批高水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推进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高地。着力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等3个现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性能;加快推进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雷电防护实验设施等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实验设施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计划。
3.布局一批战略性科教基础设施。以提升重点领域攻关能力建设为主线,布局建设一批科教基础设施。加快推动物质科学交叉前沿研究中心等“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光子科学等交叉研究平台项目纳入“十四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序列。
4.构建一批高质量协同创新平台。加快构建交叉前沿研究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加快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加快构建高校院所创新转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加快中科院创新院、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平台建设。
5.建立一批多类型产业服务平台。围绕集成电路产业,推进合肥微电子研究院、合肥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围绕新型显示产业,推进京东方OLED打印平台工艺测试中心、视涯集成电路OLED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围绕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离子医学中心、合肥大基因中心等平台建设;围绕人工智能产业,推进中国声谷智能语义开放平台、国家智能可穿戴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平台建设;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进安徽省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管中心等平台建设;围绕量子信息产业,推进量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平台、量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加快打造数字经济高地
1.以信息基础设施集聚战新产业。围绕新基建,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攻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卡脖子”核心技术,以“芯屏器合”产业为核心,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把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市场机遇,梯次培育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等3个国家级、7个省级、N个市级战新产业集群。新型显示重点突破新型背板、超高清、柔性面板等量产技术,加速发展微显示、量子点、全息、激光等产业领域;人工智能重点发展智能软件、AI芯片、智能传感器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智能语音、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产业领域;集成电路重点布局数模融合、信号处理等核心技术,加快发展存储、显示驱动、智能家电、汽车电子以及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等特色芯片板块。加快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战新产业集群。
2.以融合基础设施培育新兴业态。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5G、人工智能等赋能效应,加快数字化车间和智慧工厂建设,积极推广柔性制造、云制造、共享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快传统基建智慧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重点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智能制造、在线医疗等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应用项目,率先开发交通、城管、制造、旅游、社区管理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打造智慧型的新基建应用生态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聚焦线上制造、线上服务、线上消费、线上商务等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宅消费”,鼓励推广“云办公(制造)”,推行实施“网管理”,高水平建设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力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3.以创新基础设施催生未来产业。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前沿原创科研成果转化。鼓励龙头企业以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为重点,通过专利授权、战略投资、合作开发等方式,打造高能级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围绕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四大领域,加快培育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智慧能源、离子医学和中子治疗等未来产业。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各分管市领导担任各领域召集人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市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日常协调作用,各有关部门按领域加强推进,推动重要事项、重点项目等尽快落实见效。加强协同联动,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对照目标任务细化方案,推进落实。
(二)强化规划引领。以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为统领,加快编制量子信息等未来网络规划,实现全市5G基站、量子通信建设规划统筹。做好新基建与国土空间、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规划的衔接,统筹考虑现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化升级改造需求,提前预留移动物联网等相关设施建设空间。
(三)保障要素投入。创新新基建投入机制,支持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公共服务平台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项目库,优先给予支持。统筹高质量发展、“三重一创”等政策资金,发挥市级股权投资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新基建投入力度。统筹全市能耗指标向算力等重点信息基础设施适当倾斜。将新基建相关专业人才纳入合肥紧缺型人才目录,支持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完善新基建领域相关学科设置。
(四)争取政策支持。支持新基建企业的产品、技术、服务纳入《安徽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技术产品服务目录》。实施不低于200个新基建重点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纳入全市稳投资“十大工程包”。积极争取安徽省“三重一创”“制造强省”“科技创新”等省级政策支持,帮助重点项目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以叠加政策助推新基建。
(五)拓展示范应用。推动公共数据资源深度有序开放,聚焦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重点领域,深度开发应用场景,建设示范应用工程,以规模化应用需求带动新基建。
(六)强化安全保障。瞄准“安全可控”核心环节及重点应用,推广使用自主可控的服务器、终端、云计算、操作系统、存储和安全网络等,加快构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链和供应链。结合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技术,做好开放全流程的数据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